緬甸別名:遙遠之郊外,

英文:「Burma」後改為「Myanmar雖然文字和數字都是緬甸文。

人稱緬甸為“僧侶之國”,叫仰光為“金塔之都”。 

 

旅行,每一個人對這詞的定義不同, 如果不影響當地的生活型態情況下,

單純地願意去深入認識來反省並提升自己的國際視野到最後來分享出去自己看到的資訊想法,

對我來說…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P_20160915_062443_SRES.jpg

為何會想寫這篇文章呢? 


搭飛機前,坐計程車前往機場的路途中看到的一切是現在幸福的我們從沒經歷的景象,甚至無法想到世界上還有很些地方是非常需要外界的幫助,第一次我旅行的感受竟是難過的,終於了解當時翁山蘇姬為什麼選擇留在自己國家為了她的人民福祉去奮鬥的心情,而這也是當初想寫這篇遊記的動機,簡單地想讓更多人知道這國家並改變我們當初對緬甸刻板印象。

 

airport.jpg

 

踏上這國度的機場內時,迎接而來的是舒適氣氛的輕音樂,彷彿正一步步引導你坐著時光機回到台灣老舊時期的樣貌,連機場廁所的清潔婦人都會對著你客氣的微笑,非常印象深刻…

P_20160915_121327.jpg

出海關後,到Money exchange counter拿美金來換緬甸幣,即使排隊的旅客眾多和數鈔機但他們卻仍選擇人工數鈔慢慢算給你看。出機場時,看到的都只有老舊的計程車,因為附近也沒地鐵或是公車,不然就是花兩小時步行到市區。當計程車司機經過一座寺廟時就握住方向盤趕緊做三次膜拜的動作,看得出他們人民十分虔誠。

P_20160916_072345.jpg

抵達市區後,映入眼簾的是人群幾乎都穿著龍基(Longyi)和拖鞋走在路上,路邊則是一個接著一個擺的小攤位,賣的都是當地的特色小吃、熱帶水果或是檳榔攤,彼此的空間幾乎是令人喘息不過來的狹窄,甚至他們喜愛讀書文化的人都可以直接簡單地擺在地上來賣書,也有許多來自在賣美國、韓國電影或音樂CD片的攤位,看得出緬甸漸漸與世界接軌。

DSCN0202.JPG   14425531_10206022759881709_7939334648063150658_o.jpg

P_20160915_175315.jpg    P_20160915_175624.jpg

 

走在路上時大家都會用好奇的眼光來看你,買東西時或是看你迷路時也親切的微笑示好或主動幫你找路。因為市區沒有公共廁所,所以如果當你借廁所時會歡迎你並會熱情介紹你這間店在做什麼,連銀行小姐都很熱情跟你介紹內部環境及流程,全都是人工作業,對於電器產品依賴性不高,幾乎沒有人在路上划手機,非常傳統的環境。

DSCN0253.JPG

這裡環境不好及交通亂一點以外是不會在路上聽到有任何爭吵聲音或是怪怪的人跟蹤你,晚上路上很少路燈,需要帶著手電筒走,但其實當地外國朋友是說晚上治安是很安全,只是暗了一點,不用擔心,但其實看得出來目前水、電資源這裡仍是缺乏的

night.jpg

公車外觀都是印有日本、韓國等先進國家的字樣,看得出來這些都是先進國家淘汰後轉賣到這裡的,然而大都沒有車門,所以都有一個查票員站在門口,公車外觀都是印有日本、韓國等先進國家的字樣,看得出來這些都是先進國家淘汰後轉賣到這裡的,然而大都沒有車門,所以都有一個查票員站在門口。

DSCN0368 (1).JPG DSCN0366.JPG

環城小火車也對觀光客是不錯的選擇,價格實惠,火車行駛速度緩慢並且可以欣賞兩旁窗外的市井小民的生活樣貌。每一站上下車的人多,大多是當地小販們穿梭各站中,特別對郊外想到市中心賣東西的小販是個很方便的交通工具。

train.jpg DSCN0229.JPG

P_20160916_093303.jpg

緬甸的佛教屬於「小乘佛教」,每天只有早、午兩餐,餐餐則主要來自信眾的施捨,每天上午外出化緣也是他們修行的重要功課。

這裡的僧人和民眾有著緊密的連繫,大街上很容易看到化緣的僧人(其中又以僧尼居多),而在一些貧民窟到了吃飯時間,會有僧人用車拉著飯菜發送給他們。緬甸人對僧侶總是很慷慨,每天有著大鍋的伙食算什麼,因他們的信念就是奉獻施捨,懂得知足喜樂。

DSCN0322.JPG DSCN0198.JPG

這城市,總是看到某些處就會有小孩的蹤跡,他們背著挑擔、餐廳服務生、路邊小販等等,他們應該是要在學校讀書的快樂氛圍中,竟這年紀就要先到這社會接受世俗塵染,對緬甸孩子來說上學卻是他們最奢侈的願望。

DSCN0304.JPG

 

甚至在路間中看到小姐姐背著年幼的妹妹、兒子背著年邁的媽媽或是媽媽揹著嬰兒到處在乞討,讚嘆的是開車的人大都會拉下車窗給予他們一些錢或一些食物,更能知道這國家是人情關懷而互助受惠,在我心中,他們的心是富足且寬愛 ...

P_20160915_161222.jpg

DSCN0339 (1).JPG   

走在路上還能看到一條條從樓上垂釣下來的繩子,方便樓下傳送食物或東西到樓上,有趣又聰明的方式。 

短短旅行中,感謝遇到這些人,讓我這趟的旅行有額外更棒的收穫,很深很深的感觸。 


第一天吃一間路邊攤就認識到的一位當地緬甸人:Htan,是個當地年輕的知識份子,單純又平和的個性,

離別前還特地買了一本英文對照緬甸文的書跟我們更順暢的交流。

mmexport1474042240334.jpg    熱情邀請我們參與他們當地的The Sabbath節,解說當地的佛教習俗和膜拜方式,當地人都參與但寺廟氣氛很莊嚴祥和。

P_20160917_092342_BF.jpg

         DSCN0204.JPG  

有一間國際著名的書店,老闆很可愛很樂意幫忙觀光客,還很得意介紹牆上照片的他爸爸曾為翁山蘇姬旁邊做事的事蹟。

 

有間孤兒院的英文老師-Adam,南美洲人,隻身來到仰光,2年間致力於教育當地孤兒院校的英文老師。 他說:每當看到他們的天真笑容讓我很開心,而我像他們的爸爸一般,他們像我的孩子一樣,如果離開了這裡,會很捨不得,因為這是我的第二個家。

DSCN0223.JPG

 

意外的來到一座大島Dala,熱心的Rain當地女孩帶我逛逛這村莊,這裡就像當初農業社會的台灣風貌,無柏油路和大多木板建造的房子,媽媽們坐在某一陰暗處聊天小孩子們在沒有手機環境下則一處踢起他們的足球,保守這村莊的純樸自然。

P_20160916_145825.jpg   住在Dala島上的當地導遊,Rain

Dala島曾在2009面臨洪災,造成有當地上千的孩子成了孤兒,其中最嚴重的村成了孤兒村,現在政府都尚未關心到這塊土地,只能透過外界的幫助,Rain說:他們其實不是錢的幫助,而是提供他們些食物,他們就會感激在心。

P_20160916_155528.jpg P_20160916_152338.jpg

當地村莊一景,彷彿農村社會的台灣。

看這些孤兒村的孩童們,他們都很熱情跑來跟你拍手或是好奇想拿你的東西,他們沒有心機,不懂掩飾,真情流露,對我這陌生人往往充滿好奇,看見他們天真的笑容,完全感受到人性可愛的一面。 看著他們就待在這村莊就只是單純地等待著下一餐的到來,似乎他們就是能活一天就是一天了,突然覺得自己有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P_20160916_160944.jpg

這趟旅程跟我剛開始來的目的完全不一樣,原本想像一個觀光客去找找觀光景點或是找個舒適的地方享受這假期,當我真正願意去認識當地人並了解文化時,才是真正的旅行所要帶給自己的價值觀和成長,環境比我們糟的地方,卻能帶給我無價又寶貴的一課,學得”真正地”知足常樂。

P_20160916_145032.jpg

感謝主,一路上都有祂奇妙帶領,收穫不同,恩典滿滿。 更期待翁山蘇姬能再為她的人民福祉而努力,再度站在國際大舞台,或許他們的生活環境現在是不好的,資源仍缺乏,但從與和他們的談吐,我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他們是對國家的未來充滿盼望,並且是抱持樂觀的想法向前邁進。

P_20160915_160718.jpg

未待續...

 

 

 

 

 

 

 

 

 

 

 

arrow
arrow

    Shirley 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